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郭林为了治疗自己的癌症发明了郭林气功,并得以痊愈,他于1971年开始教授他人,使众多的癌症患者从中得益。上海市癌症俱乐部会长袁正平介绍说:1980年后,我国医学界开始对郭林气功的作用以及机理进行探讨,一共有30余篇关于郭林气功的研究论文得以发表,但多为个案分析和回访调研,在国际权威医学及体育文献库中更缺乏相关报道。
体育锻炼对于癌症患者康复过程中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焦虑程度、控制体重等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上海市癌症俱乐部获悉,上海癌症康复学校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基金的专项支持下,从医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多
角度展开了气功锻炼对癌症患者康复及长期生存的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项目组从上海市癌症俱乐部2万余名会员中挑选出80名癌症康复者,他们均在经癌症治疗后生存10年以上,分为40名长期练习郭林气功的康复者和40名不练习者,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癌种以及生存年限、脂肪比率等保持基本一致。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仪器和方法,对郭林气功的能量代谢特点、长期气功锻炼对各种生活质量指标和身体机能影响等做了全面调查。
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郭林气功是一套中低强度结合的有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使人体相对大量吸氧,相当比例的癌症康复练习者在康复阶段、保守治疗阶段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明显高于临床预期,为中国气功"调息"认识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例证。
据悉,我国每年有22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有160万人死于癌症,每年用于患者的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上海体育学院王人卫教授表示:2003年曾经开展过的一项对上海7951名癌症患者调查显示,约80%生存期在5年以上的患者为郭林气功练习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项目组将与上海肺科医院合作,以肺癌3期患者为对象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探讨气功锻炼、不同锻炼形式与癌症康复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