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概述

核心提示: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占胃恶性肿瘤的95%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 高 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万 男性高于女性 男:女约3∶1 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0岁 世界胃癌的年发病率为17.6/10万 日本 丹麦等国发病率高 而美国及澳洲则较低 在我国以山东 浙江 上海 福建等沿海地区为高发区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占胃恶性肿瘤的95%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 高 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万 男性高于女性 男:女约3∶1 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0岁 世界胃癌的年发病率为17.6/10万 日本 丹麦等国发病率高 而美国及澳洲则较低 在我国以山东 浙江 上海 福建等沿海地区为高发区 

     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一)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 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 

     食盐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诱发因素之一 居民摄入食盐多的国家胃癌发病率也高 亚硝胺类化合物已成功地在动物体内诱发胃癌 熏制的鱼肉含有较多的3 4-苯并芘(benzopyrene);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 其化学性质与结构都与石棉纤维相似 上述物质均被认为有致癌作用 

     (二)遗传因素 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 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 

     (三)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 可能机体免疫功能障碍 对癌症的免疫监督作用下降 在胃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四)癌前期变化 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 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 有可能发展为胃癌 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precancerous conditions)与癌前期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1.胃的癌前期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 胃癌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 癌变率却为15%~40% 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 增生性息肉多见 而癌变率仅1%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 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 发生率显著上升 

     (5)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 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 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 约10%可癌变 

     2.胃的癌前期病变

     (1)异形增生与间变:前者亦称不典型增生 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细胞增生 少数情况不可发生癌变 胃间变(anaplasia)则癌变机会多 

     (2)肠化生:有小肠型与大肠型两种 小肠型(完全型)具有小肠粘膜的特征 分化较好 大肠型(不完全型)与大肠粘膜相似 又可分为2个亚型:Ⅱa型 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 此型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 

     【病理改变】

     (一)胃癌的发生部位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 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 其次在贲门部 胃体区相对较少 

     (二)巨体形态分型

     1.早期胃癌 不论范围大小 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可分隆起型(息肉型) 浅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三型 Ⅱ型中又分Ⅱa(隆起表浅型) Ⅱb(平坦表浅型)及

     2.中晚期胃癌 也称进展型胃癌 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 常有转移 有以下几种类型:

     (1)蕈伞型(或息肉样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 癌肿局限 主要向腔内生长 呈结节状 息肉状 表面粗糙如菜花 中央有糜烂 溃疡 亦称结节蕈伞型(彩色图3) 癌肿呈盘状 边缘高起 中央有溃疡者称盘状蕈伞型 

     胃窦小弯后壁有一肿物突出胃腔 略呈分叶状 表面不平呈颗粒状 并见有糜烂 肿物基部稍狭小 呈亚蒂型 周围粘膜未见明显浸润

     (2)溃疡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 又分为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 前者的特征为癌肿局限 呈盘状 中央坏死 常有较大而深的溃疡;溃疡底一般不平 边缘隆起呈堤状或火山口状 癌肿向深层浸润 常伴出血 穿孔 浸润溃疡型的特征为癌肿呈浸润性生长 常形成明显向周围及深部浸润的肿块 中央坏死形成溃疡 常较早侵及浆膜或发生淋巴结转移 

     (3)浸润型:此型也分为两种 一种为局限浸润型 癌组织浸润胃壁各层 多限于胃窦部 浸润的胃壁增厚变硬 皱壁消失 多无明显溃疡和结节 浸润局限于胃的一部分者 称“局限浸润型” 另一种是弥漫浸润型 又称皮革胃 癌组织在粘膜下扩展 侵及各层 范围广 使胃腔变小 胃壁厚而僵硬 粘膜仍可存在 可有充血水肿而无溃疡 

     (4)混合型:同时并存上述类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者 

     (5)多发癌:癌组织呈多灶性 互不相连 如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癌即可能属于此型 且多在胃体上部 

     (三)组织分型 根据组织结构可分为4型 ①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与粘液腺癌 根据其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 中分化与低分化3种;②未分化癌;③粘液癌(即印戒细胞癌);④特殊类型癌:包括腺鳞癌 鳞状细胞癌 类癌等 

     根据组织发生方面可分为两型 ①肠型:癌起源于肠腺化生的上皮 癌组织分化较好 巨体形态多为蕈伞型;②胃型:癌起源于胃固有粘膜 包括未分化癌与粘液癌 癌组织分化较差 巨体形态多为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 

     (四)转移途径

     1.直接播散 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 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 癌肿一旦侵及浆膜 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 胰 脾 横结肠 空肠 膈肌 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 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 盆腔 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淋巴结转移 占胃癌转移的70% 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 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 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 贲门旁 胃上等淋巴结 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 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 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 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 并可达肺 骨 肾 脑 脑膜 脾 皮肤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