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食管贲门癌的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1990年,全国城市平均发病率为9.7/10万人。我国发病率以河南省为最高,此外江苏、山西、河北、福建、陕西、安徽、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均为高发区。
致病因素:1、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有高度致癌性,食管贲门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县居民使用的酸菜中和居民的胃液、尿液中亚硝胺化合物较高,研究发现食用的酸菜量与食管贲门癌发病率成正比。2、霉菌:一些霉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胺盐,发霉食物或霉菌可诱发动物的食管及胃肿瘤。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钼、铁、锌、氟、硒等。4、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A、B2、C等。5、不良饮食习惯:食物粗、糊,进食过快,喜吃烫食等。6、烟酒、口腔不洁等因素。7、食管贲门癌遗传易感因素。食管贲门癌具有比较显著的家族聚集现象。8、某些疾病。患有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可增加患食管贲门癌的几率。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硬质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包括咽下食物时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中晚期食管贲门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下干的食物,继而半流质,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病人持续消瘦、脱水、无力。
诊断手段:食管吞稀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食管拉网检查脱落细胞,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食管超声内镜(EUS)。
鉴别诊断:早期与食管炎、食管憩室和食管静脉曲张等鉴别,已有咽下困难后应与食管良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和食管良性狭窄等鉴别。
治疗:1、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经胸外科医师综合肿瘤大小、位置、进展程度、患者身体状况等判断可手术者,限期手术。相对其它保守治疗,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食管贲门癌的方法。手术即使不能根治,术后也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提高生存期。随着现代麻醉学与胸外科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危险性已经大大降低,手术成功切除率大大提高。据上世纪90年代大宗病例报告分析,国内食管贲门癌手术肿瘤切除率大于90%,手术死亡率低于1%。
2、放疗:肿瘤不能切除或者经开胸探查不能完整切除或者切除后肿瘤复发转移者,可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无论肿瘤切除与否,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进行全身化疗,以减少复发转移或者阻抑肿瘤的快速生长。
4、其它辅助治疗:中医中药、免疫调节药物